2020年初,卷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疫情。面对病毒肆虐,减少人员接触,防止交叉感染是防疫工作的重要一环。
各个机器人相关企业开发了针对疫情防控的机器人,为抗“疫”工作贡献一份力量。使用机器人替代人力,一方面可以通过避免人员接触,减少感染风险;另一方面,也可以减轻防疫前线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。
根据机器人协会(IFR)的分类方法,机器人可以按应用场景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类。其中,工业机器人是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环境的机器人,服务机器人则指除工业机器人之外服务于人类的各种机器人,包括个人/家用服务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类。此次参与抗“疫”的机器人大部分都属于服务机器人类别。
这一类服务机器人具有智能机器人的显著特点,包括具有感知与交互能力,即能够获取外部环境信息,并独立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;具有灵活的独立决策能力,即根据外界环境的不同,自己生成相应的决策和指令来指导自身的行为;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,即通过反复训练、学习,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。
1、安防巡检机器人,巡检、测温显身手
在抗“疫”机器人大军中,安防巡检机器人活跃在各医院、地铁口等人流密集场所,担负起体温识别、消&毒喷雾等工作。大陆智源的AVDI-安防巡检机器人搭载高精度热感仪、体温识别系统、消&毒喷雾装置。这款机器人可协助代替人类在疫区完成人群实时监测、人体体温识别、异常体温识别、口罩佩戴识别、不规范穿戴警告、消&毒液实时喷洒、疫情播报等工作。该机器人可在规划区域内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监控,已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、协和医院展开服务。
2、送餐送药机器人,与病人接触无压力,医护好帮手
隔离病人的送餐送药工作虽然简单,但是仍然耗费医护人员许多精力。一些企业研发的配送机器人,可以代替医护人员,给病人送餐送药。如广州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配送智能机器人,这款机器人目前已在武汉服务。该机器人可以自动开门、关门、搭乘电梯。医护人员将病人的药品放入机器人舱内,机器人就会按照输入的病房和床号将药品送到指定房间。
3、消&毒机器人,提高消&毒效率,防止交叉感染
根据媒体的公开报道,各地已投入使用的消&毒机器人总量超过200台,应用在室内消&毒、室外街道消&毒等多个场景。据了解,今年1月20日起,市场对于消&毒机器人的订单需求开始“翻番”,如今的需求量已是平时的7-8倍。
4、体温预警机器人,应对复工测体温难题
近期,企业陆续复工,火车站、机场等场所迎来人员返工潮,为了控制疫情扩散,在关键场景实行体温监测并及时隔离可疑人员尤为重要。同时,制造企业员工在进入公司大楼时体温监测必不可少。针对这些场景,常规手段是采用点温枪一个个测量体温,不仅耗时耗力,还有人员聚集或近距离接触引发的风险。
针对该场景,触景无限基于自身在图像识别上的优势,在传统热成像的基础上进行优化,加入可见光人脸识别技术,实现了可快速、高精度、大批量的AI+体温预警系统,在高密度人流中可快速定位体温异常人员。
面对疫情带来的大考验,许多科技公司都展现自身的责任和担当,为抗“疫”成功献计献策。各地都可见到抗“疫”机器人忙碌的身影。科技助力抗“疫”,相信人民万众一心、众志成城,很快能够战胜疫情。而疫情过后,服务机器人或许能够就此打开新格局,为广大人群所熟知并接受。在这场战疫中脱颖而出的服务机器人企业能籍此开拓更广阔的前景。来源:原创 e-works李璐 数字化企业【声明】聚知行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学习参考,聚知行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。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联系我们,电话0371-63595321我们将及时沟通处理。
2020年初,卷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疫情。面对病毒肆虐,减少人员接触,防止交叉感染是防疫工作的重要一环。
各个机器人相关企业开发了针对疫情防控的机器人,为抗“疫”工作贡献一份力量。使用机器人替代人力,一方面可以通过避免人员接触,减少感染风险;另一方面,也可以减轻防疫前线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。
根据机器人协会(IFR)的分类方法,机器人可以按应用场景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类。其中,工业机器人是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环境的机器人,服务机器人则指除工业机器人之外服务于人类的各种机器人,包括个人/家用服务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类。此次参与抗“疫”的机器人大部分都属于服务机器人类别。
这一类服务机器人具有智能机器人的显著特点,包括具有感知与交互能力,即能够获取外部环境信息,并独立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;具有灵活的独立决策能力,即根据外界环境的不同,自己生成相应的决策和指令来指导自身的行为;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,即通过反复训练、学习,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。
1、安防巡检机器人,巡检、测温显身手
在抗“疫”机器人大军中,安防巡检机器人活跃在各医院、地铁口等人流密集场所,担负起体温识别、消&毒喷雾等工作。大陆智源的AVDI